我国电视机的发展历史(二)
发布时间:2012-10-25 标签: 电视机 采购 发展历史
【采购百科导读】: 1985年我国电视机产量已达1663万台,超过了美国,仅次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的电视机 生产大国。这期间国产品牌无论是技术还是规模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仅长虹的产量就已达到单班日产1500台,但是由于我国电视机市场受结构、价格、消费能力等条件的限制,电视机普及率还很低,城乡每百户拥有电视机量分别只有1702台和0.8台。 到1987年,我国电视机产量已达1934万台,超
1985年我国电视机产量已达1663万台,超过了美国,仅次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的电视机 生产大国。这期间国产品牌无论是技术还是规模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仅长虹的产量就已达到单班日产1500台,但是由于我国电视机市场受结构、价格、消费能力等条件的限制,电视机普及率还很低,城乡每百户拥有电视机量分别只有1702台和0.8台。 到1987年,我国电视机产量已达1934万台,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国。
80年代后期,国产彩电品牌囿于技术、品种、功能、质量、价格等诸多因素的局限,难以满足国内日益教务长的市场需求,于是外国彩电企业凭借其技术优势品牌优势,不失时机地抢滩中国彩电市场,造成国产品牌发展和产品销售执着趋弱。
为了冲破洋品牌冲斥中国彩电市场的局面,1989年8月9日,四川老军工企业长虹决定,长虹彩电在全国范围全面降价,每台向消费者让利50元,同时保证国家税收一分不少。长虹这次彩电降价开创了我国彩电史上价格战的先河,50天后,国家出台了彩电降价政策。此次长虹第先降价至少产生了两个划时代的影响,首先是从此国产彩电摆脱了计划经济的阴影,企业真正取得了对自己产品营销的主动权,为我国彩电业市场化奠定了基础。此外,正是由于国产品牌不断通过价格优势与外国品牌拉开了距离,为彩电最终进入进入寻常百姓家创造了条件。
进入90年代后,我国彩电市场格局动荡,一些诞生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彩电老企业由于竞争能力弱,相继停产、转产甚至破产,被无情淘汰,而长虹、康佳、TCL、创维等一批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竞争意识强的彩电企业进入大发展时期,成为中国彩电市场的骨干企业。外国品牌在国产彩电技术飞跃提升和连续的大战后,市场销售势均力敌头日渐萎缩。
电视接收器相关知识
更多>>
- 2012-10-25
- 2012-10-25
- 2012-10-25
- 2012-10-18
- 2012-10-18
- 电视接收器
- 1.完全兼容美国移动电视制式ATSC-M/H 标准 2.移动电视制式:ATSC-M/H 3.视频制式 PAL/NTSC 4.频率范围: 50Mhz ? 810Mhz 5.移动速度: 180KM/H 6.视频输出格式:H.264. 7.自动搜索节目功能 8.声道:左右声道[查看详情]
- 深圳光海维科技有限公司
- 电视接收器
- · Frequency rangeVHF 147- 429.9MHz uhf 430-858MHz · MPEG-2 digital and fully DVB-T compliant· Automatic PAL/NTSC conversion· 3 000 TV channe[查看详情]
- 东洲科技有限公司 销售部
- 电视接收器
- 供应高频头ET-5T1E-CF108。[查看详情]
- 椒江万胜电子有限公司
- 电视接收器
- Features Selectable Bandwidth( 6M 7M 8M) Easy menu installation Digital Tuner with Loop-through out MPEG-2 Main Profile at Main Level( MP@ML) Multi-language Function([查看详情]
- 广东天际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分享到:
本节内容由以下企业提供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