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片的发展历程(三)
麦克风和相应的扩音设备的不断完善从根本上改变了歌手的演唱方式。在此之前,不管是欧洲的歌剧,还是中国的戏曲,甚至包括源自农村的民歌,其演唱者都必须扯着嗓子拼命唱,才能盖过乐器的声音。随着麦克风的出现,音乐界才第一次出现了平·克劳斯贝和福兰克·辛纳屈这类用真嗓子演唱的“温柔”歌手。没有扩音设备,管弦乐的宏大音量早就把他们的肉嗓子淹没了。
广播业的兴起
唱片
自20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广播逐渐在美国普及。这一新兴的传播方式在诞生初期曾极大地影响了唱片销售。原因很简单,古今中外人类的共性其实是一样的,免费的东西总是最能吸引消费者。就象现在唱片商起诉互联网一样,当初美国的唱片出版组织ASCAP也曾多次起诉过广播业,并迫使美国政府通过了新的法律,强迫广播业主付费给唱片商。广播业主们起初也想尽办法赖帐,但最后被逼无奈,干脆自己成立了一个新的名为BMI的组织,与ASCAP抗衡。由于ASCAP签下了大多数主流歌手,BMI就只能去发掘那些地下的,另类的音乐家。在当时,这无疑是指黑人音乐家。BMI的兴起直接导致了黑人音乐在美国的兴盛。没有黑人的影响,当今的美国流行音乐简直就无从谈起。
早期的广播用的是“调幅”(AM)传播方式。这种方式技术上简单,而且传播距离远,但却具有噪音大,保真度低的致命弱点。早在1923年,一个叫埃德温·阿姆斯特朗(EdwinArmstrong)的工程师就开始研究另一种传播方式:“调频”(FM)。在广播界巨头RCA的帮助下,他终于在1936年向公众展示了FM广播系统。可是,当时RCA却已经改变了经营策略,转向了更有前途的电视业。为了与FM争频道资源,RCA游说联邦通讯委员会(FCC),试图把FM挤出“高频”(VHF)频段。虽然当年FCC还是把VHF的第一频道给了FM,可二次大战结束后,FCC终于裁定把FM永远排除在VHF之外,只能使用“超高频”(UHF)。这一裁定使得FM的传输距离大大缩短,噪音也变大了。赞助商因此纷纷退出,转向利润更大的电视业。阿姆斯特朗在绝望中跳楼自杀。
- 2012-10-31
- 2012-10-31
- 2012-10-31
- 2012-10-31
- 2012-10-31
- 黑胶唱片
- 本店拥有大量黑胶唱片 全部都是经过专业的洗碟机和洗碟水清洗的 而且内外封套都是全新的 质量绝对有包证。由于本人有自已的实体门店做支撑加上八年的经营 所以唱片性价比十分之高。[查看详情]
- 广州流光逸彩黑胶唱片有限公司
- 唱片机
- 在老上海歌舞升平的场景中 总会有这样的一幕:红男绿女在彩灯辉映下或欢快、或悠然起舞 一个扬着黄铜喇叭的留声机在伴奏 《夜上海》的小曲随着黑胶唱片的旋转飘扬而出 其间不时夹杂[查看详情]
- 浙江亿丰科技有限公司销售部
- 唱片手机座
- 编号:S2066W 唱片手机座 适合摆放MP3及各种型号手机 欢迎各新老客户积极订购[查看详情]
- 深圳市龙岗区横岗镇六约远德模具厂
- 唱片围脖
- 编号:HD86015材质:ACRYLIC本公司专业生产中高低档围巾 欢迎新老客户前来垂询 我司将竭诚为您服务![查看详情]
- 义乌市民望进出口有限公司
- 黑胶唱片
- 建议您联系卖家了解详细信息......[查看详情]
- 深圳維美科技發展有限公司